品牌興,則產業旺;產業旺,則國家強。農業品牌建設,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戰略抓手,也是實現企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9月16日,全球視野下的農業品牌建設高端研討會暨《品牌農業5:一本書看透全球標桿農業》發布會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隆重舉行,這也是神農論壇2022年度的專題活動。各領域專家匯聚于此,共同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中國農業品牌框架,探討中國農業品牌的未來發展方向,打造屬于中國農業品牌的“國際名片”。
研討會現場,農業農村部門相關領導,國家級協會、權威智庫、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媒體等領域相關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話全球化背景下的農業品牌建設。參會嘉賓分別從產業、文化、市場、品牌、產品、營銷等角度探討了全球農業標桿的理念、實踐和經驗,大家合力探尋中國農業現代化和品牌化的發展路徑,為我國農業品牌走向國際諫言獻策。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合作社研究院院長孔祥智表示,強農業有很多特征,但強大的品牌一定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現代社會,品牌是農業產業的靈魂。沒有這個靈魂,在國際市場上就沒有競爭的資本,就不會有立足之地。他認為,我國可借鑒歐洲的農業品牌經驗在于“工匠精神”,“簡而言之,就是幾代人孜孜不倦打造一個品牌的故事?!?/p>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副主任文承輝表示,“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而要實現產業興旺,品牌建設是關鍵。因此,在當前我國農業品牌國際化的關鍵節點及緊迫需求下,舉辦本次高端研討會恰逢其時”。下一步農影中心將助力我國農業品牌推廣,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聯合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組織開展農業品牌公益宣推活動,提升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為農業品牌建設和鄉村振興作出農影貢獻。
研討會現場,福來咨詢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重磅發布了新書《品牌農業5:一本書帶你看透全球標桿農業》。據了解,該書作者婁向鵬先生歷時6年,往返15萬公里,走遍美國、荷蘭、以色列、日本、新西蘭、法國、德國、瑞士、泰國等9個國家,分別從觀念、規則、分工、科技、企業、品牌、文化、融合與可持續九個方面,用獨特視角和市場思維,首次從產業、市場、品牌、產品、營銷等角度系統總結全球農業標桿的理念、實踐和經驗,為大眾揭示了世界農業現代化與品牌化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路徑。
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表示,綠色優質農產品在提升產品品質,增加品牌信譽,豐富品牌文化內涵和強化品牌福利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就我國農業品牌建設、走向國際,依舊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及對品牌市場認知度不高、品牌主題整體實力較弱等問題提供了觀點和對策。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保倉表示,河南農業品牌建設致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萬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的總目標,并介紹了預制菜、雙匯休閑食品等河南成功的農業品牌,分享了“在夯實基礎中塑造品牌、在賽道轉換中錘煉品牌、在提升能力中穩固品牌、在設計賦能中提升品牌”的河南農業品牌建設方略。
研討會特別設置了國際連線環節。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農業外交官洪志杰、中國駐韓國濟州總領館農業外交官許國棟兩位外交官,通過線上視頻與現場嘉賓及線上觀眾一起分享了日本和韓國農業品牌化、國際化的相關經驗和做法,以先進、多樣的海外經驗為我國農業品牌的建設增添新動力。
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圍繞《從全球實踐看中國農業品牌的未來發展》作主題分享。他認為,在我國,怎樣全方位做到健康綠色、品質高端、值得信任、充滿智慧、以人為本,是建設持久的、生態的、創新的、服務性農業品牌的未來可探索途徑。
標桿案例發布環節,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分享了“讓世界品味中國——福鼎白茶走出去的路徑探索”,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董事長余惠勇帶來“用國際資源創建中國品牌”的百果園全球化理念與實踐。
研討會現場還邀請了主管領導、權威專家、知名企業家、資深傳媒人等多領域專業人士進行高端對話,激發各路前沿思想碰撞火花。對話由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有機綠色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振濤主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陸娟,新華社《中國名牌》總編輯周志懿,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原州委常委、副州長袁浩宗,佳沃集團水果事業群總裁王海偉,內蒙古蘭格格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繼平,《全球商業認知》主理人鄧亞平等嘉賓從多個角度就“全球視野下的農業品牌建設之道”在思想上交織融匯,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現場還為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 “品牌國際化案例研究基地”舉行了授牌儀式。
據悉,“全球視野下的農業品牌建設高端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福來咨詢主辦,由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神農論壇組委會、中國農影全媒體運營中心、神農島承辦,多家企業聯合協辦,得到了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的支持。在農視網、央視頻、新華社現場云等15+家主流平臺同步直播,活動全網總觀看量突破300萬人次!
作者:高建